亞洲*的釩礦、全國*大的鉬礦、鈦礦都在陜西,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陜西有色”)的鉬產品已覆蓋歐洲,一些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60%。
飛速發展的龍頭企業
陜西有色成立于2000年11月8日,短短5年,陜西有色抓住機遇,加快體制改革,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步,以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下屬陜西省的企事業單位和省屬有色企業為基礎組建了國有獨資有限公司,實行“母子公司、雙層經營”管理體制;第二步,改組為以資產經營為主的產業控股集團公司;第三步,在集團公司層面上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2004年4月,陜西省政府和中國鋁業公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引進了中鋁公司管理、資金和技術優勢,為公司進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陜西有色成立5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所屬企業由13家發展到18家,10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30.6%,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5.5%,出口創匯年均增長99%,利潤增長了近50倍,資產從2000年的51.2億元增加到現在的148億元,經濟效益位居陜西前列,成為陜西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之一,其主要經濟指標分別躋身于全國有色企業8強和中國企業500強行列�!�
資本戰略為企業強筋健骨
對于企業的發展,陜西有色董事長宋均爐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收購是一種智慧、便捷的擴展企業的方法�!�
陜西有色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宋均爐的想法,從組建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公司開始,當年陜西有色下屬的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寶鈦股份)在上海證交所上市融資成為中國鈦工業*支股票,一系列的收購舉措不但顯示了大企業的氣魄,也讓業界為之震驚�!�
陜西有色組建兩年內累計投資近1.5億元。其中,投入1950萬元對河南汝陽鉬礦實施重組,當年收回所投入的全部資金,既實現了對外部鉬股份資源的有效控制,也為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長遠發展增加了新的效益增長點;陜西有色先后分兩次共計投入3900余萬元,收購陜西鋅業公司63.1%的股權,實施控股后,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變經營機制,當年扭虧并實現利潤855萬元;投入4600萬元取得了山陽釩礦破產拍賣的全部資產,用短短50天時間將停產5年的礦山恢復了生產,現已收回全部投資。到近期,又出資4000余萬元,對山東光明鎢鉬股份有限公司和銀母寺鉛鋅礦實行了控股經營�!�
陜西有色的“雪球”隨之越滾越大,5年時間資產增加了96.8億元。宋均爐說:“我們圍繞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收購兼并,一方面向上游整合資源,一方面向下游拓展產業鏈,整合存量資產,優化增量結構,在低成本擴張方面收到明顯成效。”
科技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科技是*生產力,企業只有技術*、不斷研發,才能在風云變換的市場處于不敗之地。陜西有色下屬的漢中八一鋅業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銅礦,在銅資源枯竭后轉產為鋅礦,在經過三次技改后,各項技術指標均處于國內*,資產已過10億元,也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轉產惟一成功的企業。而該公司近期又專門投資1億元用于資源回收利用。這筆投入將使原本高于全國水平的回收率再提高到91%,也將給企業帶來4.5億元的利潤。
日前陜西有色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PHILP照明簽訂了鉬的深加工協議,由此引進技術,使鉬的利用率提高5%-6%。寶鈦集團公司今年引進技術設備全國*的鈦及鈦合金冷爐床熔煉爐已到位,技改項目10噸真空自耗電弧爐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在技術上嘗到了甜頭的陜西有色,仍不斷加強科研實力。宋均爐說:“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必須科研力量雄厚。”現在,有色金屬集團企業本身擁有和高校聯辦的兩個碩士班,包括領導層在內的大批人才在知名高校進修EMBA、MBA,高新技術為有色集團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陜西有色金屬殺出國門
大型企業要做大做強,不能僅僅滿足于國內市場*,而應順應潮流,敢于將企業放在國際市場環境中,與國際高手博弈�!�
陜西有色通過其控股公司中國鋁業公司在紐約、香港上市,打通了其國際市場融資渠道,加速了其海外擴張。目前,陜西有色集團擁有世界貿易量第三的鉬產量,其產品全面覆蓋歐洲,某些鉬產品甚至占歐洲市場的60%。我省的有色金屬在國外熠熠生輝。憑借資源的稀缺性和可持續發展觀,陜西有色金屬集團資源開發工作開始著眼于國外,其技術力量在非洲、東南亞許多國家尋找資源,并幫助當地聯合開發�,F已在贊比亞成功找到了鎳礦,與老撾的合作開發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已殺出國門,走向世界�! �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